男孩把逗号放入老师的句号 逗号眼小男孩
有一天,李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语文课。她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话:“今天天气真好。”接着,她让学生们模仿这句话,自己写一句话。
壹个男孩举手发言,他说:“今天我很开心。”李老师微笑着点头,表示认可。接着,又有多少学生依次发言,他们写的句子都很通顺,也很有创意。
当轮到最后壹个男孩时,他站起来,大声地说:“今天,天气真好,逗号。”说完,他还得意地看了看李老师。
李老师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。她问男孩:“何故你要在句子后面加上逗号呢?”
男孩理直气壮地说:“老师,我觉得这句话还没有说完,因此应该加上逗号。”
李老师耐心地解释道:“逗号是用来表示句子的停顿,但这里不需要停顿,因此不需要加逗号。”
男孩却不以为然地说:“我觉得加上逗号会更好,这样更有节拍感。”
李老师叹了口气,说:“逗号和句号的运用是有制度的,不能随意改变。如果你随意加上逗号,就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和表达。”
男孩仍然坚持自己的见解,他说:“老师,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运用逗号和句号,这样才能体现我的特点。”
李老师严肃地说:“特点不是随意改变制度,而是在遵守制度的基础上,发挥自己的创新力。如果你不遵守制度,就会失去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。”
男孩听了,低下了头,不再说话。李老师继续上课,她没有再追究男孩的错误,而是希望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难题。
下课后,李老师把男孩叫到了办公室。她语重心长地对男孩说:“孩子,语言是一种工具,它有自己的制度和逻辑。如果你不遵守制度,就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。在进修语言的经过中,大家要学会尊重制度,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创新力。只有这样,才能成为一名杰出的语言运用者。”
男孩听了,点了点头,说:“老师,我明白了。我以后会注意的。”
李老师欣慰地笑了,她说:“孩子,你明白了就好。希望你能够在进修语言的道路上不断提高,成为壹个有才华、有职责感的人。”
从那以后,男孩再也没有在句子后面随意加上逗号。他明白了,语言是一门艺术,也是一种工具,大家要在尊重制度的基础上,发挥自己的创新力,才能让语言更加精妙。
参考文献:
[1]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部. 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(2011 年版)[M]. 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2.
[2] 王尚文. 语感论[M]. 上海:上海教学出版社,2000.
[3] 李海林. 言语教学论[M]. 上海:上海教学出版社,2000.